10月份经济活动数据显示,受新订单激增、工厂雇佣人数增加等因素推动,全球制造业活动以逾两年来最快速度增长。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10月采购经理指数(PMI)从9月的51.8升至52.1,连续11个月高于50的景气荣枯分界线,达到2011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。
最新公布的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(见下表,全球制造业仍处于回暖之中,大部分地区制造业数据在荣枯线上。但综合近几个月的表现看,全球制造业复苏仍然步履蹒跚。
由下表可知,10月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为51.3,与初值持平,和预期保持一致,高于9月的51.1,连续第四个月实现扩张。数据显示,爱尔兰制造业指数创30个月新高,达到54.9,德国较初值有所提升,至51.7,意大利和希腊则跌至三个月新低,上周刚刚宣布走出两年衰退的西班牙10月制造业PMI为50.9。仅法国和希腊低于荣枯线,法国下滑至4个月来新低,为49.1,希腊垫底,为47.3。从数据可以看出,尽管欧元区处于复苏进程中,但步伐非常缓慢,尤其是产出和新订单的提升仍不足以促进公司提高雇员数量。
欧盟成员国中,英国制造业表现较为稳固。该国10月构成制造业PMI指数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,制造业雇佣人数连续第六个月增长。不过英国经济分析机认为,鉴于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仍处在停滞状态,英国制造业生产要实现大幅增长仍需时日。
美国方面,虽然10月上旬经历了联邦政府关门的冲击,但相关制造业指数受到的影响有限,美国制造业仍维持在荣枯线上运行趋势不变。预计制造业无法在此后几个月提振美国经济增长,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还是房地产业。
日本方面,在内需拉动下,制造业活动扩张,工业加速复苏。新增订单飙升推动10月日本制造业指数升至54.2,创下41个月新高。至此,日本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。
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回升带动下,也呈现好转趋势。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,10月中国制造业PMI达到51.4,创18个月新高。汇丰银行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香港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为50.1,略高于9月的50。
韩国制造业5个月来首次扩张,该国10月PMI指数升至50.2,达到5月以来最高水平,这表明尽管9月产出意外下滑,韩国经济仍处于复苏态势。
巴西10月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后,由9月的49.9升至50.2,结束连续三个月收缩。
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 |
||
月份 地区 |
9月 |
10月 |
美国 |
52.8% |
51.8% |
中国 |
51.1% |
51.4% |
日本 |
52.5% |
54.2% |
欧元区 |
51.1% |
51.3% |
德国 |
51.1% |
51.7% |
英国 |
56.3% |
56.0% |
法国 |
49.4% |
49.1% |
爱尔兰 |
52.7% |
54.9% |
巴西 |
49.9% |
50.2% |
西班牙 |
50.7% |
50.9% |
意大利 |
50.8% |
50.7% |
希腊 |
47.5% |
47.3% |
香港 |
50.0% |
50.1% |
韩国 |
49.7% |
50.2% |
|